搜索
查看: 2405|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兵器传奇之殷氏天子剑

[复制链接]

主题

好友

73

积分

院生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2-28 23:47:04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殷朝帝乙年间,南有荆蛮为乱,北有㺖犹与黎部进扰。
帝乙命岐王姬昌平荆南,历十七年,荆地平定。命太师闻仲平蛮夷,历十余年不克,太师深知蛮地险恶,急图不可下,乃联结诸部,缓进徐图。
忽一日,有使者至,宣太师班师赴京。太师对使者说:“我出兵十余年,虽未有奇功,但已驱蛮夷退却千余里,不假数年,蛮地可定,此时回师,岂非弃功业于一旦?”使者走近太师,在耳边低声道:“非万急之务,怎会召太师回京?今殷王病重,故召太师回京计议后事。”

太师乃命宁安王郑迁统军驻守,自领三百人回京。
不一日,太师至朝歌,见帝乙于榻侧。殷王道:“吾有十一子,长子微子启文章德行至善,次子纣虽不喜文章,然武功非常,马上步下鲜有敌手;其余诸子不足与二子相论。我大去之期不远,以太师之见,启、纣二子谁可掌天下?”
太师沉吟良久,于榻侧三拜而言:“古训长若不愚,则大事不可移。又何况启才德昭彰,天下当非启莫属。然而,启母为妃,纣母为后,天之子必是王与后之子,故正印当在纣。立启为王,顺应情理;立纣为王,顺应天意。臣不敢选择。”
帝乙道:“人情可改,天意不可违,立纣是也。微子启当深明大义,辅佐其弟以安社稷。”
闻仲道:“若纣为王,启不可停于朝中,启之德当有王命而臣,必损后事之德。而今东方三千里外有高句丽,太康之世曾分封其子,今闻高句丽七世无王,不若封微子启为高句丽王。一来不违立长之德,二来御夷于东,可保中原安定,此两宜之策也。”
帝乙道:“就依太师之言,甚善。”
己卯日,由太师闻仲与丞相比干,上大夫箕子授殷天子三剑并九鼎之权于纣。又授王节并仪仗于微子启,即日赴命高句丽。
九鼎乃大禹初定华夏时所制,得九鼎之权者为天子。殷氏三剑乃汤王时铸制,分令于三军。前军将军持之者为含光;中军将军持之者为承影;后军将军持之者为宵练。后天下大定,收三剑于天子。


话说微子启领八百仪仗离京赴命,有祝氏相送,出朝歌三十里,祝氏言于微子启:“三剑出匣日,九鼎易主时。”言罢大哭。
微子启惊问:“卿何出此言?”
祝氏道:“我与巫氏卜氏共掌天文,在殷已经三十七世,五百余年。昨夜与二氏观天文,启明现于东沉而又起,其兆在君。十二年后君必回朝歌重领三剑,殷尚可延续四百年社稷。若君不归,殷之脉不久矣。”
微子启道:“我自幼学习于叔父箕子,亦深知叔父之德强于我父,而不闻其有诋怨之言。今我受命为高句丽王,安能回师逐弟,卿切莫再出万死之言!”
祝氏乃不敢言,垂泪相别。
此正是--天机纵然能参透,气数从来不可言!
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来年分解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好友

837

积分

二段

沙发
发表于 2018-3-5 17:13:22 |只看该作者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QQ|举报邮箱:1264501412@qq.com|举报电话:19113233640|12377.cn|棋魂围棋网 ( 蜀ICP备:2023038626号-2 )

GMT+8, 2025-10-31 06:41 , Processed in 0.020110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