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 | 
| 时间:2013-10-08 10:12来源:新浪博客 作者:韩氏 点击: 196 次评论:0字号:[大 中 小] 文人与盗贼,似乎风马牛不相及。然而,史上曾发生过一些很有趣的文人与盗贼之间的故事,读来令人忍俊不禁。
 
 
 
 
 文人与盗贼,看上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。然而,历史中曾发生过一些很有趣的文人与盗贼之间的故事,读来令人忍俊不禁。
 
 《唐诗纪事》卷四十六“李涉”条记载:涉尝过九江,至皖口遇盗,问何人,从者曰:“李博士也。”其豪首曰:“若是李涉博士,不用剽夺,久闻诗名,愿题一篇足矣。”涉赠一绝云:“春雨潇潇江上村,绿林豪客夜知闻。他时不用相回避,世上如今半是君。”
 
 李涉是中唐太学博士,“工为诗,词意卓荦,不群世俗。长篇叙事,如行云流水,无可牵制,才名一时钦动。”长庆二年(822)春天,他到江西九江看望 他在那里当江州刺史的弟弟李渤时途遇盗贼写此诗,题为《井栏砂宿寓夜客》。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。所谓“世上如今半是君”,显然别有所指。它所指的应该是那些不蒙“盗贼”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“盗贼”更甚的人们,是那些“相群相党,上下为蟊贼”之辈。相比之下,这些眼前的“绿林豪客”如此敬重诗人、富于人情,倒显得有些亲切可爱了。
 
 盗贼们得此诗,如获至宝,用大量牛肉美酒馈赠,又两次拱手弯腰揖拜,并送李涉启程上路。
 
 我想除了当时怯于身处险境,或许还真的认为这位爱诗胜过财帛的强盗有绿林好汉的气概。这样的尊称自然强盗也会高兴。问题就在后面两句,尤其是最后一句“如今世上半是君”。君者,自然是指強盗了。从字面看,倒不难解,大概強盗当时是蒙面行窃,诗人安慰強盗說,今后你先生大可不必隐姓埋名,蒙面越货,你看如今这世上,不能說人人都是強盗,也差不多有一半与你一样吧。多少有点费解的是,诗人何以竟敢妄言“半是君”,凭什么讲“半是君”,依据是什么?难道晚唐时的人,真的有一半做了強盗不成?窃以为,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计算,当然此言大谬,不可信以为真,诗人纯粹是为讨好强盗而信口雌黄。但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理解,大家就会茅塞顿开。
 
 盗者,有两种也:一种是明火执仗、占山为王、打家劫舍、敢于同官兵警察对着干的;一种则是身披官服,道貌岸然,开口父老乡亲,闭口为人民服务,堂而皇之地以权谋私、贪污受贿、侵吞国财、中饱私囊的。正如聶紺弩诗云:“大盗盗国家,小盗盗御马。”古往今來,不正是如此吗!现实中的贪官又与强盗何异之有?李涉所遇的強盗,虽属“盗御马”类,但诗人想到的却是整个国家的政治腐败与官匪一家。如此来理解李涉的“他时不用逃名姓,世上如今半是君”,就豁然开朗了。
 
 如今也是“世上如今半是君”的年代。此前,中石化的老总陈同海涉嫌贪污受贿1.96亿元被判死缓。今天,证监会前官员肖时庆涉嫌受贿1500多万内幕交易获利1亿元也被判死缓,此前,此系列案中的王益已经被判死缓。
 
 简单的一些数字告诉我们,如今的官员贪腐程度达到了何种程度!如果贪腐1000万而杀无赦,不知道还有多少处级以上干部能留下性命?
 
 老百姓们都说,如果把当官的排成一排,全部枪毙会有冤枉的,但隔一个枪毙一个就一定会有漏网的。此言绝非虚妄。
 
 现在的社会确实有点乱?大官大贪,小官小贪,无官不贪。因此有人说:“好多官员伸手要钱跟贼似的,贼也有组织有纪律性,你分得清哪个是官员,哪个是贼吗?
 
 在一线城市,买一套房要上百万。假如一个惯偷,手段一般,眼神一般,每次出手能窃得1000元,不抽烟,不喝酒,不吃饭,不找女人,不被抓住,要想买那样的房子(同样,房价不上涨),得连续作案1000次,假如每星期作案一次,那得连续作案18年,他们如何能和官员相比?
 
 据报载,中将谷俊山正式被捕,涉案金额200多亿,房产300余处,刘志军也有374套房子被缴。他们一人可顶多少窃贼?
 近三十年来,有4000名高官移居国外,带走了5000亿元人民币。即使半数中国人都做贼,窃得5000亿人民币又得需要多少年?
 
 古人所谓的梁上君子,其实只是些小盗。或为生计,或为命,悉数可救!而世上最难分别的是绿林大盗,百姓遇上也无非是丢命,丢钱。而为官者贪污腐化,则丢的是百姓,丢的是国家。梁上君子是暗处偷摸,腐化者则是明火执仗!终将使国家四分五裂!国将不国。
 
 而今世事浑浊,为官者赏罚不平,罚则有名无实!致使监督形同虚设,因而“相群相党,上下为蟊贼”,古今同一,于今为甚。
 (责任编辑:浮生若梦)
 
 
 
 
 |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