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日前,我再游苏州留园(苏州四大名园之一),站在冠云峰前久久,不由得想到了围棋,想到了不昧因果。 江南有三大奇石,一是上海豫园的玉玲珑,二是杭州西湖旁边的皱云峰,第三就是这冠云峰。此均为太湖石。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(苏州太湖边有窟窿山,又名穹窿山),假山石,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园林石,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、奇石之一。唐吴融的《太湖石歌》中生动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:“洞庭山下湖波碧,波中万古生幽石,铁索千寻取得来,奇形怪状谁得识”。 《水浒传》中青面兽杨志就是因为运送花石纲而落难,最后上了梁山。花石纲就是太湖石。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他的《吴郡志》中记载了太湖石的产地、行成过程和特性。“太湖石出洞庭西山,以生水中者为贵。石在水中,岁久为波涛所冲撞,皆成嵌空。石面鳞鳞作靥,名弹窝,亦水痕也。” 太湖石原产于苏州洞庭山太湖水中,有水石和干石之分。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,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;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。一块太湖石应具备了漏,透,瘦,皱,滴等五种特质,方为上品。 漏,指石头内部应有上下穿漏,水泼,石头内部有水淋滴而下,为灵动之美。 透,指石头横向四方有穿孔,对望有景,若隐若现,角度不同,景致有别,为迁延之美。 瘦,指石头之身凹凸有致,肥瘦相间,修长曲直,如美女之身,为曼妙之美。 皱,指石头表面文理明晰,非白板一块,细沟浅壑,波折显然,为曲折之美。 滴,指石头外形似有飞檐,有水滴牵连而下,如屋檐滴水,为鲜活之美。 自米芾“相石四诀”,经渔阳公的《渔阳石谱》,到郑板桥的《石》文,历四朝500多年,确立了评品太湖石的四大特质。 而“滴”是民间俗见,倒也活灵活现,使死石有了外延,成就了鲜活的生命。 太湖石不论是水石还是干石,其特质都是自然形成的。经数百年的开采,原生上品太湖石已经很稀缺了。于是,就出现了人工沾粘的太湖石。细看,沾粘痕迹斑斑,已经没有了上品太湖石的原味,大败。 围棋是如何形成的?说法很多,且大多是传说,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。其实,围棋作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,和太湖石一样,也是自然形成的。于是,围棋也就具备了自然的特性。 围棋的特性之一,是简单。一个棋盘,两付棋子。 围棋的特性之二,是变化。围棋盘上有361个点,每一点有下黑棋,下白棋和双方不下棋三种情况,每增加一个点,就增加三种可能的变化,于是,就有3*361可能的变化。北宋沈括据此推算出“大约连书万字四十三,即是局之大数”(北宋·沈约《梦溪笔谈》卷十八)。就是在1后面连写172个0,也就是1*10的172次方。这是天文数字。现代数学家使用计算机验证,沈括的结论是准确的。如在算上打劫,倒扑等情况,那还远不止沈括计算出的变化。 围棋的特性之三,是平等。不管是皇家高官,还是平头百姓,要下围棋,就得平起平坐。五代云州人安重霸任简州刺史时,州内有一邓姓油商,家财万贯,还是下棋高手。安重霸特意召来邓某和自己下棋,并且美其名曰是向邓某学习棋艺,可是下棋又不给邓某座位,让邓某站着侍候,而每当邓某落下一子后,便让邓某退到窗外站立,等到安重霸落定了棋子后,才让他进来,如此反复,一天下来,才下了十几手棋,邓某极其疲劳,而且安重霸还不给饭吃,不给水喝,邓某无法忍受。这时,有人提醒邓某:安大人的心思本来就不在下棋上面,你还不赶快向其行贿,以免这样下棋的苦处。邓某听了,恍然大悟,赶忙给安重霸送去银子十锭。果然,安重霸收到银子后,邓某才得以免去站着弈棋之苦(五代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)。安重霸被称为围棋史上棋品卑劣第一人。 围棋作为对弈双方的攻防游戏,具有竞技性。初唐书法家张彦远将琴棋书画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首次提出后(《法书要录》),围棋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艺术修养的标准,又具有了艺术性。 竞技围棋的战术技法很多,唐人王积薪作《围棋十诀》(一说是宋人刘仲甫所作,一说是象棋十诀)加以总结。仔细研究就能发现,围棋十诀向我们阐述了所要遵循的围棋攻防技击的三大自然法则。 一是时机。这是指落子的时间和落子的地点两个要素。 二是次序。这是指行棋的先后步骤。 三是平衡。这是指子力分布的均衡。 围棋的艺术性充分体现了太湖石的特质美,或者说太湖石也包涵了围棋的艺术美。 围棋的点方,二路漏点,危急关头的妙手等等,是灵动之美。 围棋的透点,轻吊,浅消等等,是迁延之美。 围棋的小龙快跑,大龙狂舞,能下出“万岁”二字(徐达),能让棋子呈龙凤形状(鸠摩罗什),是曼妙之美。 围棋的拐头,小飞,大飞,勺子连连,妙手迭出,是曲折之美。 胜利后的喜悦,吃了败仗的懊恼。绿肥红瘦,嫣然浅笑。老聂狂撮大闸蟹的如仙滋味,古力大碗喝酒的醉歌豪情。陈盈的轻灵乖巧,黑嘉嘉的悠然恬淡,小鱼儿的恬静淡雅,一尘不染---这又赋予了围棋的鲜活之美。 再过些天阳澄湖的大闸蟹就要上市了,某还能象以前一样大啖大闸蟹吗?不能了吧。因为某的大啖大闸蟹违背了吃大闸蟹的自然禁忌,吃过头了。于是自然就给予惩罚。某是现代围棋的标杆,也是违背围棋自然规律的榜样。中国围棋已经和韩国围棋一样,完全被功利淹没了。现在的围棋,就象是粘合起来的太湖石,丑陋不堪,完全失去了围棋的自然美。 以前写过围棋与美食,有人质疑是牵强附会,对本文也会有这样的质疑。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的,又都是相互联系的。太湖石,美食,围棋也是如此。当一件事物只存在一种特性时,离消亡也就不远了。达尔文告诉我们,这是自然选择。 再过八年,太湖石依然是太湖石;围棋,还依然是如此不落因果的围棋吗? 再过十八年,围棋或被纳入赌具,被摒弃出“琴棋书画”,成为赌博的遮羞布,淹没在赌场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