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查看: 1919|回复: 3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【论坛征文】乐在棋魂之菜鸟也疯狂

[复制链接]

主题

好友

24

积分

院生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3-10-14 10:42:28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本帖最后由 四角穿心y 于 2013-10-14 10:45 编辑

乐在棋魂之菜鸟也疯狂

   在棋魂我是菜鸟,但我喜欢这里的家庭氛围,喜欢这里的打打杀杀,喜欢这里的疯狂博弈,喜欢这里的激烈辩论,这里是棋迷温馨的家,是交流棋艺、结识棋友的乐园。

   初入棋魂,我是k级棋友,什么都不懂,总是被杀的满盘狼藉、满地找牙,有时还赖着不认输。有时对弈到午夜两点多,有时会观战到对手复盘,希望从中能学个一招半式的。但我下棋很好犯晕,往往优势局面下快赢了时,就会想“过了这盘就升级了,哈哈。”结果一不留神就让对手给揪住一条孤棋,杀了人仰马翻,结果大败而回。正应了那句话:装到兜里的钱才算钱。在优势时被逆转是非常痛苦的,我马上就想再来一盘扳回来,结果越想赢越下的狠,出手也快,思考的也不周全,被对手反攻倒算的机会越大,结果输的越惨。一连几个小时下来,5连败、6连败的事是时有发生的,这让我非常气恼,甚至有了放弃围棋的想法。

   在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结识了一位3D棋友,叫“酉曲豆白水”,大概意思是“醴泉”拆开的意思。他给我下了两盘指导棋后,让我四子我全输了。下完后他让我多做死活题,并给我结束了几个死活题的书和网站,我问他打高手的棋谱有没有用?他说在我这个水平,基本没有,只要掌握几个常用的定式,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即可,再有就是行棋方向要正确,知道自己每步棋要干什么,就是有些时候你的计划失败了,也没什么,要记得复盘,明白一盘棋的得失,只下棋不复盘提高不快。要多看网上高手的棋,对K级棋迷来讲,可以看看2、3D棋手下的棋,9D的棋基本也看不懂,最好只做欣赏为好。经过他的开导,我有着豁然开朗的感觉,这一番经验之谈宛如指路明灯,让我N连败后的阴霾顿时烟消云散,连败算什么,降级算什么,只有学到了东西,从围棋中领悟到学习和做人的道理,得到了快乐,其他都是次要的。

  在以后的对弈中,我尽量地不下快棋,一般都是二十分钟的限时,这样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死活和行棋的目的性,避免被缠绕攻击和让对手围成大模样。这样的胜率还是较高的,很快我的棋力感觉上升了,下棋更加顺畅了。在以后的时间里,我学习了赵治勋编的初级读本《论布局与定式》,徐莹主编的《围棋基本攻守战术》,蜀蓉出版社编辑的《围棋妙手死活集锦》等书籍,棋力进一步提高,更加感受到围棋的博大精深,其中的变化深奥幽玄,高深莫测,让我深入其中不能自拔。有时耽误了吃饭和睡觉,甚至因为下棋,妻子将我的鼠标摔的粉碎,将我的棋子从四楼统统扔到了楼下……

   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的计算能力肯定比不上十几岁的小孩了,在棋魂上我经常输给二三年级的小学生,我知道自己的棋力能达到棋魂2、3D已经不错了,只有每天能下盘棋,能看看网上直播,就心满意足了。今年是中国围棋的鼎盛时期,在百灵杯、LG杯、应氏杯、春兰杯中,中国的“擂鼓瓮金锤”周睿羊、时越、“少年石佛”范廷钰、“小强”陈耀烨都破茧化蝶成为世界冠军了,在梦百合杯中中方包揽八强,LG杯中六人进八强,三星杯三人进四强,这样的成绩让我这样的“菜鸟”欢欣鼓舞,夜不能寐,中国围棋之所以有这样好的成绩,与我们围棋人口的剧增,与群众围棋的厚度增加是不无关系的。大家关注围棋,参与围棋,围棋不再是小众了,它将是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了。不论你棋力如何,只要你参与了,进步了,就会有极大的成就感。围棋带给你的趣味和感悟,将会影响你的人生,使你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,更加其乐无穷…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好友

440

积分

初段

沙发
发表于 2013-10-14 11:13:32 |只看该作者
抢个沙发,支持下楼主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好友

87

积分

院生

板凳
发表于 2013-10-14 11:46:35 |只看该作者
很受启发!四角加油!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好友

24

积分

院生

地板
发表于 2013-10-15 11:09:58 |只看该作者
豪门青青 发表于 2013-10-14 11:46
很受启发!四角加油!!!

谢谢帮主捧场啊,呵呵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QQ|举报邮箱:1264501412@qq.com|举报电话:19113233640|12377.cn|棋魂围棋网 ( 蜀ICP备:2023038626号-2 )

GMT+8, 2025-10-31 04:13 , Processed in 0.022299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