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我身处云南的一个小县城,因地处交通要道,经济文化还算发达。我印象中接触围棋是在12岁吧,学校一位姓胡的老师领我入门的。记得当时我学会的第一个定式就是星位低挂后,一方尖顶拆一,另一方立二拆三,后来因为总被高手点角和打入,一度认为那根本不是定式。学会围棋后一直没有丢,但都是自己乱下,清楚记得当时最敬佩的棋手是聂卫平,后来是李昌镐,不时买几本围棋天地装模作样滴打谱研究,也没有人陪下棋。后来去读大学,隔壁宿舍有一人(好像姓李)喜欢下围棋,但水平确实太差了,我当时应该有8级左右,当时和他下棋的感觉简直就像现在和破建材下,一个字,爽,两个字,很爽,三个字,太爽了。某天下完后,他对我说:你这水平应该和职业差不多吧,我蹙眉道:差不多吧,我可能是天分好,但职业的让我先应该还是可以的。正所谓:海到无涯天做岸,山登绝顶我为峰。直到高我一年的一个学长找到我,和我下了几局后(结果不言自明),我脱口问道:你这水平应该和职业差不多吧,师兄答道:我假期中刚学会的,教我的老师业余2段,我们那里水平最高的是业余5段,可让我的老师6子,据说一般职业棋手可让业余5段2-4子。我迅速心算自己与职业的差距,算到15子左右就无心在往下继续了。正所谓:大圣不知有玉帝,岂料界外有如来(原创)。自此不再主动提及围棋,且将自己的兴趣转向球类(我足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还马马虎虎,每年还代表单位上参加比赛,也算与围棋有关吧)。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了网络兴起,记得我们这里网络普及应该是2000年吧,单位安装了网络,于是下班不回家泡在办公室里下棋。首先接触的网络对弈平台是联众,那时瘾真大啊,一下5、6个小时,后来因为联众功能方面的原因,转战过新浪、清风、弈城等,后来来到了现在的棋魂。刚到棋魂时,根本不知道什么23、红包、棋友会,就是自己一个人下,也不说话,这段时间水平应该涨到了1级左右吧。就在有一天,下棋掉了一个铜钥匙,连忙打听用途,明白后继续下棋直到又掉了一铜箱,一开,得了大奖。从此知道了银子的用处和玩法,从800多万每把10-50的压,一直玩到了8000多万,当时觉得这种游戏太简单了,胜负各占一半。就在某天我又开始玩时,我辛辛苦苦的8000多万在3分钟内剩下了几百,后来才明白这叫:破了。破了心情大差,满世界打听可以怎么快速得到银子,方法1、用人民币买,方法2、加入棋友会,下友谊赛挣银子。本人毕竟经过高等教育,这银子是虚拟的东西这道理还是明白的,于是毅然选择加入棋友会,下友谊赛挣银子这条光明大道。打开棋友会列表,逐一看看,必胜客(毫不夸张滴说,当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必胜客是和肯德基一样的东西)跃入眼帘。,好了,就是他了,必胜客、必胜客,我取下棋必胜、23必胜的意头。加入必胜客后慢慢认识了敏会长、大雪、会计、辽兄、不争、自然、破反等等好友(我自认为必胜客的所有棋友我都当做好友,没有列出请谅解),才大悟,原来网络围棋可以这样玩,而且可以玩的很开心,很投入。(今天看到自然也发表了文章,我的拙作自然不能与之相比,但一时心情起伏,用几十分钟写了以上文字,只为与大家朋友共叙一笑。以后如再次心情起伏,想写个我眼中必胜客的人物马甲小传,例如:大雪小传)。 |
|